“医生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刚查完病房的黄磊,身着白色长褂,言谈亲切,谈起自己这些年的从医感受时,他感触颇多,“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耐心细心地去救治,这是医生的一种从业态度,也是对病人生命的一种尊重。”
从医12年来,黄磊始终把“解除病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仁心施仁术,在执着中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与价值,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与尊重。
“黄磊虽然年纪轻,但在为人、为医方面却出类拔萃。”神经内科一区护士长吴琼说:“每当科室有突发情况,黄磊总是随叫随到,四面八方慕名找他看病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他是目前全科室收治病人最多的医生。”
神经内科一区主任曹小清介绍,黄磊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随时“挑大梁”,对接诊的每一位病人都细致入微,精心体察。真正做到了以德服人,以技服人,实现了从医以来患者零投诉。
医院业务副院长杨峰评价道,黄磊自进入医院工作以来,一直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每天就像出征的战士一样,时刻保持着冲锋的状态。”杨峰说,无数次成功抢救的经历,让黄磊积累了大量的诊疗经验,有着扎实的医学功底和过硬的临床技能,使其敢在“鬼门关”前抢,敢与“死神”争。
术业求精,成就病人的健康守望
“作为医生,往往希望为病人解除更多痛苦,给予病人更好结果,这是职业所赋予医者的一种责任。”黄磊是这么说的,也同时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与“病魔”搏斗,挽救着一条条宝贵的生命。
“黄医生,谢谢你救了我儿子!”就在11月1日下午,在该医院神经内科一区的病房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奶奶拉着黄磊的手感激地说。当天中午11时20分,老奶奶的儿子曾某军因脑梗塞突发昏迷、神志不清被送入该医院治疗,病情十分危急。黄磊立即组织救治,从接诊、检查到接受治疗仅仅只用了20分钟,并果断为曾某军实施了脑缺血早期静脉溶栓术进行治疗,开通了先救治、后缴费的“绿色通道”,为其争取到了治愈的机会,成功将他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据悉,该医院神经内科一区在2018年开展的“脑缺血早期静脉溶栓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2项技术,填补了常宁市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截至目前已成功治愈20多例患者。黄磊不仅熟练掌握了这2项技术,亦不断创新改进,增强了治疗效果,有力降低了脑梗塞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
敢于担当,危急时刻善作为
“医生的工作就是一个和疾患赛跑的工作,要想赢得患者的满意,就必须在危急时刻敢于担当,竭尽所能减轻他们的疾患之痛。”在工作中,黄磊时常这样勉励自己。
2017年10月24日上午9时19分,常宁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接到报警电话称:“万隆小区对面11路公交车上有一位乘客突然昏倒,嘴唇发紫、脸色苍白、手脚冰凉,人都没有意识了。”正当班的黄磊立即出诊赶到现场,患者为一名67岁的女性,神志丧失、双侧瞳孔5.0mm光反消失、面色苍白、双侧颈动脉搏动消失,初步诊断为心跳呼吸骤停。
病情如军令,在找不到患者家属的情况下,黄磊没有一丝犹豫,分秒必争,立即将患者平卧于车厢,跪在地上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及电除颤。一场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战斗迅速打响,在整个过程中黄磊一刻也不敢停歇,一直坚持到病人转入医院急诊科,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
由于黄磊抢救及时,最终挽救了老人的生命。此事被热心群众发到朋友圈,引来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及网友、市民的纷纷点赞。
医道从德,危重时期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是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经典台词,也是黄磊在救治病人过程中的的真实写照。遇到危重患者,无论治愈几率多么渺茫,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尽万分努力。
2017年9月14日,黄磊出诊急救常宁市官岭镇富贵加油站附近的一名溺水女童。尽管赶到现场时,女童已无生命迹象。但黄磊仍然坚持抢救,希望能挽救女童的生命。在接诊过程中,女童的父亲因太过激动而不断对黄磊进行怒骂和人身攻击,但他毫不理会,而是继续履行着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对女童抢救了1个多小时直至最后一刻。
对于女童父亲的行为,黄磊也感到震惊,但面对可爱的女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战胜了患得患失的纠结。
“我若放弃,孩子就可能失去最后的希望。”黄磊动情地说:“‘医乃仁术’。选择了医生作为职业,就等于选择了辛苦、责任、奉献和误解,或许失去了很多休闲时光,失去了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但我从未后悔。”
回首医路历程,黄磊更加深刻的领会到新时代青年医生的责任,他用简单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与担当:“心系患者,不断提升自己,为常宁市的医疗卫生事业精诚奉献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