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蓬塘乡芝江村红旗小学内三个人的课堂。
近日,有关常宁市蓬塘乡芝江村红旗小学三个学生上课的视频火了,老师认真的板书、三名学生嘹亮的读书声,让无数网友印象深刻,感叹颇多。12月4日,冒着寒风冷雨,记者走进大山,倾听大山深处最动人的读书声。
从衡阳市区出发,一个小时到达常宁,再一个小时到达蓬塘乡,再是15分钟崎岖的山路,记者到达芝江村红旗小学。
大山里的空气总是格外清冷,雨声潺潺,山路也愈发泥泞。从红旗小学的大门进入,一幢两层的教学楼映入眼帘,正值上课时间,读书声不时从教室传出,和着雨声,格外动听。
从红旗小学的大门进入,一幢两层的教学楼映入眼帘。
在与红旗小学校长雷小军交谈中记者得知,目前学校共有5个年级43名学生,包括校长在内仅有5位老师,每位老师带一个年级,老师偶尔会交叉上课。“你们要找的,是带二年级的刘锡明老师。”顺着雷小军手指的方向,记者走向一楼最右边的教室。
“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两。”还未走到门外,刘锡明清晰明亮的教书声便徐徐传来,他正在教学生学习生字。
走近后,记者发现,原本能容纳50人的教室,如今只有三位学生分为两排坐在讲台前,7、8岁的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老师,清脆响亮地读出生字,再用短得几乎握不住的铅笔一遍遍抄写刚刚学习的生词。
下课铃响,刘锡明走出教室,望着嬉笑的孩子们,平静地说,“我今年59岁,明年就要退休了,不管几个学生,我都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刘锡明原在蓬塘乡田尾完小毕业班教数学,由于教学成绩优秀,屡屡获奖,最高时,一个班有80位学生,后因工作需要2012年调至红旗小学,那时,学校仍有130余位学生。近年,由于学校较为偏远、教学设施陈旧、师资力量不强等原因,造成部分学生流失,学生人数减少。
刘锡明直言,面对学生人数的骤减,刚开始会有些心理落差,但41年的从教经历,让他在任何课堂都能保持百分百的教育激情。“我们的课堂是山里孩子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每一堂课,对他们来说都无比珍贵。”
上课铃声再次响起,稍微整理着装,刘锡明走向讲台。
“上课”
“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坐下”
只有三位学生的课堂,上课的仪式感却丝毫不少,随着刘锡明写下板书,一堂生动的数学课开始了。
走上二楼,记者发现,虽然所有教室内的学生都不超过十名,但老师们的认真教学却丝毫未受影响。
雨越下越大,雷小军开始叮嘱各班老师放学时要护送学生。他告诉记者,“80%的学生都是自己走路上下学,最远要走十里路,天气好时走一个小时,雨天要走一个半小时,最近的也有一里多路。”村内硬化路不多,学校门口只有一条,学生们多走山路,雨天路滑,雷小军常与其他老师送上两三里地,尽可能确保孩子们安全到家。
亦师亦“父母”,红旗小学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学校是他们唯一的乐园,老师带他们学习知识,也以“父母”的身份教授他们人生的第一堂课,温暖与善良。
“学生会越来越少。”雷小军略带伤感地说,但忽而他又坚定地说,“哪怕每个年级只有一个学生,我们也会坚持上课,我们必须坚守,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孩子们捧着午饭说说笑笑吃得开心。
12:20,下课铃又响了,午饭时间到,当天孩子们的午饭是红萝卜丝炒肉与水煮豆腐,孩子们拿着餐具跑下楼来,捧着午饭说说笑笑吃得开心。
午饭时间后,记者采访了刘锡明班上三名二年级的学生。
“你们喜欢刘老师吗?”“喜欢读书吗?”“想要上大学吗?”山里的孩子不太会表达,面对每个问题,他们只是带着羞涩的笑容重重地点头。
刘锡明与班上三名二年级学生合影。
正是因为知道这群孩子们弱小又珍贵的梦想,刘锡明他们才会默默坚守,无私传授。面对采访时,他们一遍遍说着自己很平凡,但就是平凡的他们,在守护着大山里的希望,为雏燕插上翅膀。
雨声绵绵,上课铃响,雷小军与刘锡明走进教室上课,孩子们清脆而响亮的读书声再次传出大山。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