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木雕距今有多少年历史,已经无从考究,但木雕工艺却一直存在。一把刻刀,一块朽木,方寸之间,一件件栩栩如生、流光溢彩的木雕艺术品就这样延生了。他们是在枯木残根上雕刻神韵的木雕匠人,更是用心雕刻幸福生活的艺术家,廖国清、贺学云、刘桂贤都是其中的一员。
寻着一连串的敲打声,我们走进了这间看上去有些杂乱的工作车间,今年52岁的贺学云正一手拿着小板斧,一手拿着刻刀,以刀代笔,在一件已初具雏型的木雕作品上仔细地敲打着。在贺学云的面前摆放着数十把刻刀,于他而言,这大大小小的刻刀就是游走在木头上的画笔,随着笔锋的转承而起起落落,切换自如。
木雕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历经取材、构思、设计画稿、雕刻、打磨、上漆等数十个繁杂的雕刻工序才能完成,即便是熟练的木雕手艺人,雕刻一件工艺作品也需要近半个月时间,而大件作品则需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最精致的雕刻作品也就相当于有特殊功用的工笔重彩画,需要木雕匠人们沉浸其中,用心雕琢,仔细打磨。
“七分材、三分匠”是眼前这群木雕匠人们对于雕刻工艺最透彻的理解,在他们心里,艺术本身与材质无关,但却跟价值紧密相联,只有更高的艺术性才会产生更高的价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远胜过人为的刻意雕琢,作为一名木雕匠人,保持材质本身的形态,同时将作品的艺术价值最大化才是他们最应该保持的初心。于他们而言,雕刻的作品是自已情感的延续,雕刻的过程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次洗礼。
35岁的刘桂贤出身木匠世家,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对于朽木残根有一种天生的偏爱,不顾乡邻们的冷眼和嘲笑,见到可以用作创作树根断木就想尽一切办法往家里搬。由于舍不下心里那份对于木雕的情愫,14岁就外出务工的他一直从事着与雕刻相关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潜心研究木雕工艺。2012年底,一心把常宁木雕当作一生奋斗目标的刘桂贤回到家乡,与同样情系木雕工艺的贺学云、廖国清一拍即合,创办了自己的木雕加工厂。
几年下来,当初的那小小的木雕作坊已经发展成为厂房面积达3000多平米,拥有20多位雕刻师傅,年利润达200余万元的特色企业。2017年,常宁木雕被列入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贺学云和廖国清还获批成为常宁木雕的非遗传承人。今年6月28日,刘桂贤筹备成立了雕刻公司,与其他非遗项目的日渐式微相比,由于家居市场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加上市委市政府对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重视,近年来,常宁木雕的名气越来越响。目前该公司的木雕和根雕手工艺制品,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远销四川、云南、广东等地。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尽管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在对于文化传承的问题上,有时他也会显得有些担忧。一直以来,木雕的工艺技法都以世代相传或师傅授徒的形式沿袭下来,贺学云说,他很想收几个学徒,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但有意愿、有悟性、有耐心的年轻人似乎并不多,有功底的就更难寻了。
关于未来,他们有两个梦想,一是把常宁木雕做成产业、做成品牌,让更多人喜欢上这个手艺,并能从中受益;二是收几个有灵性、有韧性的学生,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贺学云告诉我们,眼下,他们正与残联沟通,希望将一些有这方面爱好者的残疾人纳入到雕刻行列,在发展雕刻事业的同时帮助残疾人就业。与此同时,他们正在着手准备资料,筹备鲁班文化节和雕刻艺术协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加入雕刻行列,让常宁雕刻像常宁版画一样成为常宁的一张名片。
雕刻对于贺学云们来说,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人生哲学。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怎样能够激发年轻人对制作民间工艺的兴趣,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不使民间雕刻事业后继无人,是迫切的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记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当中来,使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和艺术形式得以沿续和发展。
编辑:晓丹
审核:阿贵 阿盼 三审:白云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