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常宁,爱上常宁论坛! 广告服务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704查看|0回复

雷夏荣:勤劳脱贫不忘党恩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 00: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离西岭镇镇镇区5公里的桐排村,有一处小型养猪场,这是村民雷夏荣脱贫致富的产业。每天清晨时分,他都会来猪场,喂猪、打扫卫生,虽然辛苦却很充实。

雷夏荣是桐排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自己勤劳努力和结对扶贫干部及镇村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通过养猪,种植生姜、枳壳、油菜等,2016年顺利实现脱贫。《论语》里说:“天道酬勤”,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在雷夏荣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如今他不但能够供起3个小孩读书,每年还有2万元的纯收入,成为了桐排村脱贫的典范。

“搭帮扶贫政策好,才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说起如今家庭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雷夏荣充满感激和信心。但是在这之前,他却吃过不少苦头。1964年出生的他之前一直在广东东莞务工,一干就是10多年,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打打杂工,每个月扣除房租、水电及生活开销,兜儿里剩余不了几个钱。为改善生活条件,2008年他与妻子姚小花在东莞找到了一份种荔枝的工作,相对来说,工作轻松了许多,但收入也不高,两口子一起一个月才挣1600元,生活条件一直未能得到改善。

“三个孩子渐渐长大,开支也大了,看着一家人的生活很难维持,我心里很是焦愁。”雷夏荣有说不出的心酸。 2012年,考虑到孩子读书问题,雷夏荣毅然决定回家,一方面照顾家人和孩子,另一方面在家乡种田,或者打临工,维持家庭生活。尽管一年忙到头,可家庭开支还是入不敷出。看着三个孩子一年读书和开支需要大笔费用,钱从何来?

 “做什么?怎么做?”雷夏荣反复琢磨。可每想到一个项目,都因自己无技术,无资金而放弃。雷夏荣把苦恼埋在心里,但他却没有放弃,一直想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出路,改变贫困现状。

家境较好的姐姐雷桃红了解这一情况后,建议雷夏荣可以试着养猪,没有钱可以到她那里借。由于不太懂养猪技术,雷夏荣刚开始只养了4头猪,一边养一边自学技术。9个月后,猪出栏了,雷夏荣盘算了一下,卖猪的钱除了供小孩上学外,还能维持家庭开支,这让他信心上来了,胆子也大起来了。2015年,雷夏荣把原来的小猪舍扩建成小型养猪场,养的猪也增加为20头,虽然欠了一大笔钱,但猪却养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与他结对的扶贫干部谭伍生积极为他提供生猪养殖技术资料,解决养猪上遇到的困难。

“我喂猪用的是猪草、红苕、谷糠、玉米等,肉质好,不愁销路。”猪场里,正在给猪喂猪潲的雷夏荣告诉我们,不喂饲料的猪要9个月才能出栏,只有一百七八十斤左右,而喂饲料的猪只需5到6个月就能达到二三百斤,但成本高。他养的猪每头能赚800元,加上村里补贴500元一头,9个月下来,可以纯赚2.6万元。雷夏荣还告诉我们,今年他还种了3亩水稻、2亩油菜、1亩生姜、1亩尾参、100棵枳壳树,村里有扶贫规划和措施,每亩生姜补贴300元,每亩尾参补贴300元,枳壳树补贴30元一棵,又增加了不少收入。今年,雷夏荣把所有欠的账都还清了,日子也不再是以前的窘迫模样了。

猪场旁边30米处的老房子就是雷夏荣之前的住所,这是他已去世弟弟的家,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早就倒塌了,也没有钱建房子。镇村干部了解情况后,把他们家纳入易地搬迁扶贫对象。今年4月25日,雷夏荣全家搬入了西岭镇石山村安置点,住进了新房。“几代人都住在土坯房里,家里穷,从没想过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雷夏荣告诉我们,住进新房的那一刻,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只要勤劳肯干,日子会越来越好。”雷夏荣接下来准备搬迁猪场,继续扩大养猪规模,争取年出栏生猪60头。“我的大儿子和女儿都中专毕业就读大专,小儿子也在读初中,镇扶贫办为我儿子和女儿落实好了‘雨露计划’助学政策,他们边上学边做工,减轻了不少负担,等他们学成毕业了,我希望他们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关注
常宁手机报

图文/尹维龙、刘军巧

 


308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6广告位招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