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互联网群组的建立者、发起者,群主有管理群的责任,群主对于维护群组的秩序,创造群组的文明氛围,引领监督网友恪守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9月7日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提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内上网人群越来越庞大,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
而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群组是网民的交流平台、兴趣平台、工作平台以及开展相关活动的平台。
有网友的地方就有群,比如,亲戚群、邻居群、同学群、战友群、同事群、球友群、商友群、驴友群、牌友群、骑友群、走友群、笔友群、病友群等等。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社会关系、每一个兴趣爱好、每一项活动、每一种工作都有群组。
有群的地方就有群主,套用一句流行语€€€€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你也别拿群主不当干部。当然,这里所说的“干部”,不是指群主该享受什么样的级别待遇,该拥有多大权力,而是指应该承担多少责任和义务。
作为互联网群组的建立者、发起者,群主有管理群的责任,群主对于维护群组的秩序,创造群组的文明氛围,引领监督网友恪守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些群主已经在自觉地承担或部分承担群组管理责任,比如建立群组的文明规则,监控群的动态,删除一些不文明内容、涉嫌违法的内容,禁限一些违反群规的网友的活动,或者把一些违反群规的网友踢出群等等。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群主的管群责任,各互联网群组的群主就应该重新定义自己的群主身份和职责,真正把自己当做群里的“干部”,用法律、群规、文明公约管理群,把住群的入口,审核网友身份,教育网友依法依规上网,规范网友的发帖、发言、图像视频传输等网络行为,及时删除一些不规范内容,严肃清理不守规矩的网友,让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稳稳当当。 (来源:法制晚报) 老板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商务合作、新闻爆料请扫以上二维码加小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