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常宁,爱上常宁论坛! 广告服务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2113查看|2回复

薄宇新不相信,你能猜到我的结局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8 19: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物周刊:抛开第六代是否崩溃不谈,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如今都在电影创作中缺席了。
薄宇新:造成分化的个人原因都不一样。他们中很多人是从1990年、1991年开始拍片,依赖海外融资的制片体制,这种体制因为金融危机或者别的原因发生了改变,但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快适应这种改变。还有一些具体的分化,可能是一种徘徊。在本能的坚持自我和理性的适应之间摇摆。明明拍了一个文艺片,宣传的时候非说自己拍了一个商业片,总想用自己的工作获得另外一种认同。
人物周刊:你觉得第六代应该怎样被命名?
薄宇新:这个群体本来就模糊。那个时候,我问什么叫第六代,他们告诉我,从1990年拍电影到你出现,都是。我说8年都是第六代啊?结果后来新出来还是叫第六代,这个没完没了,是不是五代之后所有人都叫第六代?(笑)它本身不太严谨,但这些导演的基本创作都跟现实生存有关联,他们讲的故事本身跟权力都有抵触。在这样的情况下,地下电影从出生,一直到市场经济化,这些电影的操作带来的困难非常明显,越困难越畸形。
我原来在地下阶段时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我是被禁的导演,反映生活的时候就极端,比如说农民欠债这样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拍他上塔吊跳楼,但从艺术上来说,它反而没有力量,因为它削弱了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普遍困境,变成一种极端的困境。2004年解禁了,我告诫自己,你不能因为你被权力容纳了,就开始变得妥协,变得退让。
人物周刊:他们中间是否有人,的确已经被淘汰掉了。薄宇新:有些导演的确很久没作品了,但大部分人现在四十多岁或者50岁,还有时间。我希望他们还能回来,不要消失。就像葡萄牙老导演奥利维耶,拍到5060岁时不拍了,搞政治去了,消失了很久,7080岁又回来拍了。
人物周刊:在追逐电影梦的过程中,你付出的最大代价是什么?
薄宇新:亲情。电影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跟家人相处的机会非常少。我父亲突然生病过世,对我的打击非常大。我弥补的方法,就是让母亲跟我一起生活。我现在还是很忙,但只要我在北京,最起码早晚能碰到她,早上的时候说妈我走了,晚上说妈我回来了,对老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安慰。
人物周刊:《在清朝》是一部商业片,你拍该片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另一种能力吗?
薄宇新:没有人会为了证明自己去拍片,到目前我还没有改变。我一直拒绝对未来做出承诺,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什么样。承诺是一种很过时的生活态度。导演的创作不能一下子展现,而是靠一部一部的作品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呈现出来。
比如《在清朝》,我说非常希望能给武侠片、古装片带来新的感觉,我说我一定不在资本面前妥协……这个都是没用的。对一个导演,或者说,对薄宇新,不要轻易下结论。
我也不对自己下结论,因为我一直希望自己变成一个非标签化的人。只要我的工作继续做,任何一个标签就都无法囊括我。但只要我没有继续下去,那个标签我就还撕不下来。我希望多少年后人们会说,对薄宇新的变化应该多点想象力。
一个好朋友以前跟我讲过一句话,北京有一个地方叫定慧寺,在佛教里面有定无慧则为痴,有慧无定则为狂,我觉得很对,面对这样纷繁复杂、充满悖论、让人沮丧的现实,要保持镇定才能产生智慧。我希望小到面对票房的问题,大到面对我自己,我都能镇定,都能有耐心。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3-4 06: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7 06: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努力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6广告位招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