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常宁,爱上常宁论坛! 广告服务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2204查看|4回复

幸福河畔的雄鹰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0 22: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幸福河畔的雄鹰
                              ——记衡阳市优秀村支部书记徐三山
  秀丽的义山脚下有一支清泉。人民公社的年代,人们大兴水利,开挖了一条引义山水,连舂陵河有灌溉排洪双重效果的水渠,人们称之为幸福河。我市桐江村位于幸福河下游,西岭荫田交界之处。虽地理位置较偏僻,但桐江村近年来却是美名远播,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基本达到小康水平。2006年挤入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百年示范村,是谁在幸福河畔象雄鹰引领群众翱翔?
  是他,一个右腿残疾且中等偏矮的瘦弱之躯,凭借聪慧的头脑和惊人的毅力,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象一面旗帜,引领村民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象一把大伞给人们遮风挡雨,让村民过着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更象一头牛,吃的是草,奉献的是青春和热血,体现的是对金土地的深情博爱。他就是衡阳市优秀村支部书记、常宁市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西岭镇桐江村支部书记徐三山。
  他在任十多年的村支部书记期间,两次被评为衡阳市优秀村支部书记,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村支部书记、优秀市人大代表。人们喻他是“幸福河畔的雄鹰”,这是桐江人民发自内心的赞美。
  他刚任村支书的时候,村里的经济十分薄弱。文化、教育、交通、卫生、水利等基础公共设施非常落后。村里的干部只是顶着双重压力的收钱干部,面对村民是“铁脸面”,收钱时是“铁手段”,干群关系十分僵硬。老百姓收入十分低下,纷纷弃农外出务工,多年不归,致使大量农田抛荒,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不断增多。他心急啊,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一定要将荒芜的田园耕种起来。于是他带头分片承包,尽量减少农田抛荒现象,他最多的一年种了42亩。但因种粮高成本低利润,干部、群众都不愿意种,这令他十分焦急。
  面对农村“增产不增收,致富无门路”,“吃饭有粮食,用钱无票子”,“良田无人种,劳力留不住”的现状,他经常思考着如何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走出一条勤劳致富的路子。于是他经常到外地找项目、跑资金、招客商。曾先后引进了枳壳药材、矮晚柚等种植项目和带领村民办猪场、兔场、鸡场等养殖项目。但因地域原因和规模不大、规格不高而收效甚微,一直没走出困境。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成绩但不佳,有效果却不大。”
  2002年11月,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政府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次年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行一乡一品、一村一格局,要规模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他为之一震:西岭与桂阳“一墙之隔”,烤烟已成为桂阳县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聚宝盆”,我何不访尝试一下。于是就组织村组干部到烟叶种植而获成功的桂阳、罗桥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取经。回村后,就及时召开村两委会议,确立了发展烤烟生产的可行性。通过他挨家挨户上门做农户的工作,召开村民大会,并在大会上郑重的保证:技术由村里免费向烟农提供,只(下转二版)(紧接一版)要村民种烟,赚钱归烟农,赔钱找他。通过政策宣传,耕地调整,终于做通了老百姓的工作,给烟农吃下一颗定心丸。2003年,全村试种180亩,他个人种植20亩,结果平均每亩烟叶的收入比种粮高出400至600元。实实在在的收益,大家信服了,黄金的烟叶就是发财的金钥匙。
  之后的几年,种烟户不断增加。2005年,桐江村被确定为常宁市烤烟种植示范村,市县两级领导多次在该村考察,一村一格局真正实现。2008年初成立了“常宁市桐江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实行机耕、育苗、植保、烘烤、分级扎把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并配备密集型烤房55座、育苗面积达2000亩的集约化育苗大棚1座和烟叶收购贮藏仓库1座。09年,人平高达8000余元,全村无一亩田土抛荒,并从外村流转200余亩水田用于种烟。人们富了,心里甜了,脸上也乐了,因为大家的腰包都鼓了。罗家组的烟农李进09年收入12万多,亩平收入3890元,是收益最大的一户。全村年平收入10万左右的烟农有2至3户。
  随着村民的不断富裕,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他不畏辛苦多方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并将几年来集体的40多万元的种烟税收返还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水渠26公里,修建涵管8公里,修建简易路12公里,铺设水泥路2.8公里。如今烤烟飘香的田野、星罗棋布的水渠、阡陌纵横的机耕路,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益。另外村民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民健身休闲广场等设施也相续建成,2006年桐江村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8年借常宁市油茶旅游文化节的契机,他发动全村垦复油茶2205亩,新造997亩。09全省油茶垦复工作现场在该村召开,会上主管农业的徐明华副省长和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给予了桐江村高度的评价和对徐三山的极大赞许。
  为了提高村民和党员干部素质,他通过从网络上下载党员课件、先进性教育、计划生育等知识每月组织他们进行两次集中学习。对有些生产时间紧不能前来学习的专业户和党员群众,他就送学上门,通过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都尝到远程教育带来的成果。徐三山在网上看到烟叶种植和油茶产业大有发展,就鼓励村民多种植,而且还通过上网学习和下载种植技术,并打印成册,发放到村民手中,为村民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了这些看得见的实惠,全村党员群众的观念得到重大转变,学习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参与。通过他的努力争取,2008年市远教中心在桐江村建立了示范站点,让他们的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使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凝聚力得以加强,素质得以提高,观念得以改变, 眼界得以开阔。全村人民紧紧团结在“幸福河畔的雄鹰”周围。
  关心和扶持弱势群体是他的执着追求。多年来,他扶持和救助贫困家庭花了6万多元,逢年过节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已成为他的惯例。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哲理,2007年3月他召集全镇部分残疾人,在桐江村小学“残疾人学习班”,传授他们技术,激励他们的自信和坚强生活的勇气。
  就是这样一位没有豪言壮语的残疾矮个汉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地、忠实的,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履行领头人的神圣职责,扬起理想的风帆,带领村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越走越宽。真诚的祝愿他领导的村民,迎着明天的朝阳,一定会创造着更灿烂的辉煌!
        (西岭党政办  供稿)

发表于 2011-2-9 14: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努力中  
发表于 2011-2-15 20: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  
发表于 2011-3-8 0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努力中  
发表于 2011-3-29 13: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你快乐无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6广告位招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