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976
- 主题
中级会员
- CN币
- 币
- 威望
- 值
- 报料奖
- 元
- 贡献
- 值
- 回复
- 帖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梁振英是香港1988年的十大杰出青年,由于其在政经两界的贡献,早已是香港特首的热门人选,他还是为数不多的见证在内地房地产业改革开放整个过程的代表人物,他在改革开放早期,尤其是前十年参与和帮助过中国的内地在一个混乱无序、缺乏基本道德的房地产市场里建立规则。1978年首次从香港以测量师的身份经深圳罗湖口岸进入内地,1993年创立梁振英测量行,还是中国内地首家独资境外房地产服务公司。
多年前偶然在北京大学与梁振英有过一次接触的机会,他对于内地改革开放后内地所发生的一些变化的见解,在诸多领域内的,包括房地产领域一些感悟具有很多启发意义。而他早期的一些经历更多的是为衡量与评价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进程与进度提供了一个原始参照。
1978年:“测量师”等于“工人”
听梁振英讲话,与一般的香港人相比,会觉得清晰流畅很多,其实他并没有刻意去学过国语,主要是从1978年其就在内地往来,自然就说好了。
他对1978年印象深刻,源于他自己的一次特别的遭遇。这位“测量师”从香港第一次到中国内地,在深圳罗湖口岸海关人员在为他办理“回乡证”时,问起他的职业,他说了“测量师”,但回头看到手上办理的证件的副本时,上面居然写着“工人”。当时内地房地产尚未开放,也未成行业,自然就没有与房地产相关的“测量”或“估价”的专业职位说法了。估计海关人员也是头一次遇到。
后来内地的朋友给他解释说,那是的工人社会地位比较高,写成“工人”是一种荣耀。而现在再去过海关,“测量师”、“设计师”、“估价师”、“经纪人”肯定不会再被写成“工人”了,很多香港房地产的职务称呼在内地已经很普遍。他总爱和人提起这个故事,他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地的变化是飞速的,也是深受香港影响的。
1980年:不相信深圳会有三十万人
1980年深圳筹划建设经济特区,特邀请了部分香港的专家、工程师参与设计深圳的第一个城市规划图。梁振英也应邀前往。他曾在策划会上询问当地的领导:“未来深圳市的计划人口是多少?”对方回答:“三十万。”
梁振英觉得这个数字比较偏大了,因为当时的深圳才两万人。现在有统计数据说,深圳的人口已经突破1200万,深圳人口发展的速度,让梁振英觉得开放三十年来内地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如同人口的发展一样,是一种腾飞。
1978年邓小平决定要改革开放,当时内地只有20%的人口住在城市里面。30年之后,已有超过四成的人口住在城市里面。这对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房地产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
“说明我们这代人有这么一个很珍贵、很难得的一个机会,投身这段历史里边,看见了整个国家在过去三十年的腾飞”,他说。
1988年:起草上海第一次公开招标卖地的标书
1988年时,梁振英在内地讲课,在1988年,人大修改国家宪法,第十条里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有偿转让。同年,他在上海参加了上海第一次公开招标卖地的标书中文版、英文版的起草工作。
他说,从1988年修改宪法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88年深圳率先以拍卖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同一年在上海使用招标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到现在,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发展得很快,而且比起其他也同样这么短历史的一些国家地区来说,内地的路走的比较快。
他先后出任上海及深圳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顾问、上海浦东开发领导小组顾问,积极为内地的改革开放培养房地产管理人才。十多年来,梁振英以大量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参与探索中国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经历了对内地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试行及推广发展几个阶段,见证了内地土地制度及房地产市场一步步走上了正轨。
目前内地的土地市场已经经过了多轮的改革,2004年后到现在的土地出让制度已经多次调整,但是他认为,回首改革开放初期,往前看时,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更感觉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