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征程,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载波澜壮阔,在常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常宁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滴水穿石的韧劲,迎着改革的春风阔步前进,奋力谱写了常宁发展的美好篇章。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感慨国家发展之快,感受到人民生活之美,也必当感知改革开放之必然。
回首过去,我们40年风雨兼程,路途虽艰辛,但是硕果累累。
四十年,时光惊艳了常宁人的岁月。
40年来,常宁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力以赴抓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实现飞跃,1978年,常宁地区生产总值仅1.46亿元,2008年突破100亿大关,2017年,达 330.96亿元,较1978年增长227倍。
这些年,我们大力调结构、转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先后引进五矿金铜项目,承接株冶搬迁,通过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五矿铜业、株冶三大百亿级龙头企业强力拉动,打造“千亿有色产业”指日可待。
这些年,我们坚持以农为本,做强做大了油茶、茶叶等特色主导农业产业, 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以庙前景区为龙头,以塔山瑶家风情游、水口山红色工矿游、田野绿世界等乡村生态游为补充的全域旅游格局渐次成型。
这些年,我们坚持“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定位,全面拉开城市骨架,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初步形成“两环四湖”空间格局,建成主次干道60公里,拉通城市一环,全面进入“环线时代”。
40年来,常宁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从1978年的825公里增加到2370公里,农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村村响”“户户通”实现全覆盖,罗桥樱花小镇、西岭油茶小镇等一批特色镇初具规模。
40年来,常宁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沐浴改革春风,共享改革红利,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8元,较1978年增长190倍。贫困率大为降低,2017年底脱贫28611人,贫困发生率从6.5%降到2.7%,社会保障全面加强,2017年,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8.5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企业养老保险实现“十三连调”。
40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孩子们上学不再难,医疗条件大为改善,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40年改革开放,常宁人民谱写了奋进发展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将改革进行到底!全市党员干部应当以奋斗的姿态,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只有这样,常宁的发展才能持续向好,我们的幸福才能长长久久。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让我们记住昨天艰辛创业的足迹,将无悔的奋进与求索,凝聚成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未来的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省、衡阳市委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握发展接力棒,锻造最强执行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迈向全国经济百强!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常宁不懈奋斗!

作者:刘泽平
编辑:曹莉媛
责编:刘杨
三审:吕小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