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真爱就是:
我在天寒地冻的马路上冻成狗
还裸手接了你的电话!!!


这几天常宁的气温下降
感觉冬天是真正的来临了!
话说每逢常宁的冬季
总是会迎来各种瑟瑟发抖的€€姿

小编搜罗了并列出了那些年我们取暖神器
你用过几个?

小编记得那时候家中,都有这种生火的炉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取暖、做饭、烧水。一大屋子全靠煤炉子烧水供暖。但中煤气,小编还是记忆犹新啊。

曾经的热水袋还不是充电的,也不会爆炸。只要灌满热水,厚厚的保护层能保证你不被烫伤。放在被子里,着实能温暖一整晚。

没有空调的日子,只能用炭火盆来取暖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磕磕瓜子,聊聊天,炭火的温度把人的脸烤得烫烫的,不一会就困意大发了。

铜制暖手壶,光滑圆润,小巧精致,冲了热水捧在手里,暖烘烘的。因为是铜质的,所以热水灌进去,能暖好久。一定要裹一层毛巾,不然很容易烫伤。

棉衣棉裤、毛线衣毛线裤、棉帽、老棉鞋、棉手套,妈妈牌围巾,小时候妈妈总是给织毛线衣,自己做棉衣棉裤,穿上之后暖暖的,好贴心。
以前在农村上学 ,冬天教室四面透风,所以每个小伙伴都会带上“火兜子”,一般是找个瓷盆,上面钻两个孔,用铁丝固定就可以提在手上了。上课放在脚下,身上暖暖的。
最好玩的是,下课后,大家都拿着火兜子甩圈圈,活动了身体,也能保持火的温暖。那时,冬天上学放学,除了背书包,火兜子也是必备物品。

火笼的外筐采用传统竹编技艺编制而成,安安静静地如一座温暖的土墙屋,里面安放着一个土钵子或者用铁皮制成的内胆,上面盖些火煤灰后,一个火笼就像一张阳光灿烂的笑脸:春意盎然,生机无限。再罩上一个铁丝盖,再在外筐的耳朵上插上一副“火箸”,就可以惬意地拎着“阳光”走东窜西了。

那个时候,打点滴还不是用袋子的。一个重重的大盐水瓶,几个小的盐水瓶,挂好了点滴,问护士要来瓶子洗干净,装上热水再套上妈妈缝的袖套,就成了暖手暖脚的“神器”。
感觉小编一下子暴露了年龄
但不管怎么说,寒潮来了
大家都要注意防寒保暖哦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