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常宁,爱上常宁论坛! 广告服务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100查看|0回复

你知道常宁板桥名字的由来吗? 探寻魅力板桥的人文及历史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1 16: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间美,数乡村;乡村美,数板桥。

笔者随市作协一班人顶着骄阳兴致勃勃地赴板桥镇采风,访浆衣古寺、瞰鸡公塘村、探天坑溶洞、品瑞丰香茗、谒普济姊妹、赏荷花灯会(板桥剪纸)、嚼木榨米粉,一路风尘一路欢笑,足足过了把寻胜之瘾。


板桥镇位于衡阳常宁南部,面积达80.6平方公里,东邻三角塘镇,南界罗桥镇和弥泉乡,西抵胜桥镇,北靠培元办事处,全镇辖28个村,1个居委会,400个村民小组。省道214线纵贯全镇,交通便捷。板桥境内大约有个石板桥,后来隐去“石”字,就成了板桥。记得板桥戏台曾有副常宁乡绅写的镶名联:“板腔谁最高,只有正板正腔,才是角色;桥路莫认错,哪里是桥是路,光起眼睛。”

越田垌,穿村庄,赏桔园。我们第一站抵达了浆衣寺。浆衣寺位于鸡公塘村境内,坐西朝东,寺立三门,门门有联,东门联曰:“千古吉祥临万福,九重紫气盛三门。”寺中殿宇凌云,古木参天,香烟袅袅,佛号声声,众人中或顶礼膜拜,或捐功德金,或走走停停品品,一脸虔诚。传说九龙洗塔后,宋仁宗之妹升国公主在在此处歇脚避难,得寺内主持高僧指点茅塞顿开,参禅悟道,竟不思回宫。

观光浆衣寺后,我们从寺北门操小路去看浆衣岩,传说那是升国公主洗衣浆纱的地方,升国公主及侍女或坐或立象刚浆完衣纱小憩时巧遇众人来访一样,神情端详,落落大方,好像在说:“不知贵客光临,少茶缺几,招待不周,请多海涵。”

踏着蔓草,顶着斜阳。采风团还岔路去瞰鸡公塘村,探险天坑溶洞。相传此地来了一只“公鸡”,昼伏夜出,山那边桂阳县田野里的稻谷,泥土里的红薯、山坡上的高粱等都被这只公鸡吃了;不仅如此,这只“公鸡”还把鸡粪排在鸡公塘村周围,土中藏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村民喜上眉梢。时间长了,这一丰一歉现象被桂阳一精明人看到了,他请教高明风水先生,得出:“这是一只神公鸡在作怪,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得除掉神公鸡......”于是,桂阳古趁着夜色偷偷在鸡公塘村的小山石上请照风水先生焚香烧纸拜请山神,念念有词做法事,诛杀了神公鸡。瞰了鸡公塘村,探险天坑溶洞,让我感觉别有洞天不虚此行。

 “野泉烟火白云间,渴饮香茗不慕仙”!口渴了,到瑞丰茗香茶业公司喝茶去!过锅底塘,越甘孜岗,采风团随陈首印先生来到公司接待大厅,湖南农大的实习茶艺师们热情出迎,并为每位成员满上其精心泡制的红寿泉牌塔山山岚茶,我边赏边品,茶香扑鼻,茶味甘醇,茶汁晶莹剔透,好茶!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原作协主席陈燕女士乘兴致辞,介绍作协队伍情况及本次“魅力板桥、相约中秋”采风活动的目的意义、第五届作协领导班子成员,新任领导人即兴发表了简短的履职感言,作协老领导们致辞祝贺,为作协贴近新时代,挥写新常宁,讴歌真善美,再创新佳绩描绘了蓝图,也在湖南瑞丰茗香茶业公司这块多情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和开启了未来。

当太阳渐次西斜时,我们绕道来到了普济寺。普济寺位于板桥横角岭上,因普度天下苍生,救济人间志士而闻名遐迩。我陪同彭昭维先生观赏了大雄宝殿、民间八仙图壁画、并饶有兴趣地在三姊妹石群景处留影,三姊妹石群中有一处天然小石洞,且常年有水从石中渗出,真神奇!民谣云:“沾沾姊妹水,添财又添喜!摇摇姊妹头,吃穿不用愁!摸摸姊妹身,命交桃花贵如金!”而我最感兴趣的是寺庙里耐得住寂寞的菩提树和让人敬佩的长者。

下午6时许,采风团成员到板桥镇政府机关大院集结,小憩休整。黎市长致辞中即兴下联“板桥桥板板更桥”征上联把众人的联兴激发了出来。

晚饭不久,月亮爬上来了,圆圆地挂在东山顶上。“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在这溶溶的月光下,板桥街上次第点亮了荷花灯,好一派喜气洋洋。


荷花灯会在彩旗队和人流的簇拥下,第一站来到板桥镇政府,市里镇里领导焚香点烛放炮恭迎。灯会在大院里足足表演了10多分钟,很吸引眼球:星光闪闪的荷花灯,一盏连着一盏像一条火龙在游走,一只玉兔领着一群荷花姑娘款步而行,一朵朵荷花在运动中组成各式图案,像花环,像满月。美丽的采莲姑娘轻轻地划着彩船倘佯在田田的荷塘里,陪伴她的有刚下凡的七仙女,护着她的是玉帝派来的唐僧师徒,“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锣鼓声鞭炮声彼此起伏,划海螺船、丑娘摇蒲扇等传统戏剧表演精彩纷呈,让观众大饱眼福。随着灯会或一字长蛇摆开,或拼成各式图案造型,表演渐入佳境。我随文友朔夫先生边欣赏边拍照,定格这美丽瞬间。据悉,荷花灯会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板桥镇特有的民间艺术活动,该项目已列入了“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城路上,财政局摄影家周小青先生告诉我,“板桥街尾的手工出榨米粉相当好吃,那顺溜,那嚼劲,让他一等就是30年。”

我禁不住垂涎三尺了。


文丨李世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6广告位招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