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常宁,爱上常宁论坛! 广告服务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494查看|0回复

[转 常宁新闻网] 最美教育人系列之四:把事业融进生命才会闪光

[转 常宁新闻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2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2014年12月30日,常宁市政协组织对2014年常宁市教育部门实施民主监督测评,此次民主测评也是常宁市政协连续坚持的第七个年头。七年来,民主测评过程中,既“挑刺”,也“献花”,有比较才会有差距,有比较才会有进步。
  此次民主测评,像往年一样,常宁教育系统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职员工,他们是最平凡的人,但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表彰先进,意在激励和鞭策。今天,让我们倾听他们的点滴故事。透过故事,我们可以触摸教育发展的脉搏,谛听教育高歌猛进的足音,感受他们对常宁教育事业全部的思考与担当。  
20150123111101909535.JPG
  邓老师正在用电脑备课
20150123111113892993.JPG
  邓老师在讲课
  本网讯记者刘双喜 张海报道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不做水上浮萍,争做水中秤砣,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是常宁市第六中学邓德军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做的。
  任教十七年以来,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7年被评为衡阳市优秀教师,2008年和2013年被评为常宁市优秀教师,2009年被常宁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多次被常宁市人民政府嘉奖。
  做学者型语文教师
  “做一个学者型的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邓德军就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一个奋斗目标,并一直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围绕当初给自己定下的奋斗目标,邓德军从“吃”透书本开始,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只不过学生们学的是知识,而他学的是教育教学方法。
  边教边学,边学边教。邓德军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他因材施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突出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邓德军感到欣慰的是,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并且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因此语文成绩提高很快。在2014年高考中,所带班级110分以上的达21人,人均分104.5,比2013年提高12分,远超湖南省人均成绩,稳居常宁市第一。
  把事业融进生命才能让闪光
  作为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不必说,但邓德军认为,把教书育人作为事业融进自己生命的人,生命才会闪光,他说,他想做那个能发光的人。
  任教十七年以来,邓德军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总是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以强烈的责任感、极大的工作热情及对学生无限的爱来提高自己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十七年的教育生涯让邓德军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因此他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
  邓德军告诉记者:“爱生如子、爱班如家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他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挖掘学生潜能,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
  2013年下期,他迎来了一个特殊学生,一个有智障且有许多怪癖的孩子。
  “老师,我早就听说,您是位很有爱心的班主任,我特地把孩子送到您的班上,我知道我把孩子交给您才放心。”这是一位父亲对一位老师的信任。
  把新入学的学生安顿好,邓德军便把这位叫李某的学生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到他家家访,经常和他的家长通电话,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原来这孩子父母性格不合,初中时父母就离婚,属于单亲孩子。爱恶作剧,经常欺负班上的同学,班上的同学开始把他当另类,嘲笑他。
  “我知道怎么样让他快乐成长是最重要的,应该给他特别爱。”自此,邓德军开始有意无意找他谈心,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分析父母离婚的原因,让他相信离婚是对两人最好的解脱。
  渐渐地,孩子想明白后,终于承认自己以前的种种错误,表示要努力学习。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也考取了一个三本学校。不仅如此,2014年高考前,邓德军所带班级本一、本二上线26人,超额完成学校指定交给的20人高考指标任务,也是学校唯一超额完成高考指标的班级。
  从教十七年来,邓德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每年的教师节和春节,他都能收到许多不知姓名的祝福短信。每当此时,他都感觉到无比的快乐,因为他清楚,无论曾经的学生身在何方,却还始终记得他,没有忘记他!
  邓德军说,他一直都将这些短信收藏着,在疲惫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忘却和记住。忘却的是从教过程中所有的疲惫、挫折,而需要记住的是前行道路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责任尚在,坚持永恒。邓德军表示,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尽管未来还充满着许多的未知,但他有信心在常宁六中的三尺讲台上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三尺讲台上绘出最绚丽的篇章,在六中的热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6广告位招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