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常宁,爱上常宁论坛! 广告服务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171查看|0回复

[转 常宁新闻网] 常宁宜潭乡奏响粮食生产强音

[转 常宁新闻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3 0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气晴好,眼下正是插秧的黄金时节,走进宜潭乡的田野间,片片农田忙得正欢,机械插秧、人工抛秧,嫩绿的秧苗为裸露了几个月的土地披上了一件件薄薄的绿衣裳,浓郁的种粮氛围充满田野,部分村民甚至有着传统时期的种粮热情,抢着要田种,不愿田抛荒。全乡总育秧面积达到2000余亩,预计可落实2.3-2.5万亩早稻种植面积。

  为扎扎实实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宜潭立足“早”字抓住了关键点,从去年底就开始筹划。在全乡的党员冬训大会上,围绕如何流转土地、如何杜绝土地抛荒闲置、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党员干部进行了集中讨论。趁着农民返乡过年的机会,全乡发动了一次大动员,村组干部一家一家地摸底,对于不愿种田、因劳动力外出或短缺不能种田的村民,动员他们把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户或合作社,并帮忙牵线搭桥,从中调节。在村组干部的协调下,春节一过,村民之间便互相达成意向,农田都有了“主”。主管农业的副乡长说,往年都是育秧时节才发动,那时候打工的人早已外出,根本找不到人。今年乡里特意赶了个早,果然效果非常好。

  村民的流转意向达成后,乡政府从外地引来3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和5家种粮大户,共流转了6500余亩土地,许多偏僻的、没人愿意种的田都被流转过来。

  村干部更是带头当起种粮大户。针对部分村民不愿流转土地给外地人、部分农田无法连片的情况,许多村两委干部合股进行大规模经营。群英村支部书记王国兴去年种了100多亩田,受干旱天气影响,亏损十多万元。今年他继续扩大面积,将黄桥村的100多亩农田也租赁过来,一口气种上200多亩地。他说,作为村支书,得起到示范作用,要带动村民种粮,不让好好的农田抛荒。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盘活了宜潭的种粮模式,各村种粮热情高涨,除以种植油菜、水果、烤烟为主的村外,其他每个村都集中育秧10亩,农户分散育秧10-30亩不等。据初步估算,大部分村的早稻种植面积占总水田面积的比例可达85%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6广告位招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