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49022
- 主题
- CN币
- 币
- 威望
- 值
- 报料奖
- 元
- 贡献
- 值
- 回复
- 帖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常宁历史经济概况:
历史是一面逝去的过客,无法挽留,无法重塑,但是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一个良师益友。没有她也就没有现在,认真认识了她,就会让现实比历史更美好。人的真正认知,往往就是从历史的失败中吸取的,那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那是交了学费的,付出过代价的。
常宁自古经济自然形成四大块,以全市东南西北四路为区划:东北路主要是工矿产业园,南路及上西路是农林产业区,唯独西及下西路至今没有形成什么产业区。兹将各项分别概述之:
东北路:上自白沙、西岭、盐湖,下至松柏、柏坊主要是产铅、锌、锡、铜、金、煤等等工矿产业。民国时期就出有较大私营企业家邓贻午等,邓的企业做到香花岭、韶关、湘潭等地去了。邓还兼营当地盛产的药材、茶油等吞吐运销商。西岭大山里清末就有外商在大山里办过锡矿,盖过洋房子。解放初期还残存有已倒踏过的厂房遗物。大革命时期还有过数百人的鼎星窿锡矿。盐湖一带延绵数十里的煤炭,盛产时曾在回水湾设站,用水运民船直运衡阳设煤站经营销售。民国二十年后已有现代化的工具采煤业,即现在的裕民煤矿,就是民国时期刘法阶一个人办的,是全县第一家使用蒸汽机抽水发电的私营企业家。当时全县大约有小煤窑四百多处,五十年代初还算我县税收的一大宗。上湾一带民国时期盛行过土法炼砒霜,一户曾有过数百灶炼,五十年代初笔者亲眼见过炼砒。
南部及上西路形成后、林产业区,自大义山起直到洋泉一带上百数十的山地里盛产竹木,自清至民国时期的杉木楠竹,远销长沙、湖北、南京等地,至今汉阳还有不少湖南定居在那儿的竹木筏工人后裔。用竹木原料生产的竹木农具、家具、建房等及综叶做的综器,占一个农户全部生产生活用品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成为在这些地方农户们的副业,也运销到衡阳及常宁周边等好几个县直至长沙。山里用竹子和抄纸皮等原料生产的土纸纸槽全县有四百多家,土纸(包括书写纸、皮纸、包装箱、迷信纸等等)除供常宁人们自用外,还外销衡阳、长沙、广东,五十年代成为常宁税源大宗。全县油茶林78万亩,年产食用油除供全县人们食用外,还有外销,年销4.8百多万斤。乡村有油榨坊两百多座。还产桐油也多外销。茶、桐油主要集散市场是荫田、柏坊、城关几处。千家湾一带上下二十余里和板桥一带十余里除种稻外,还盛产辣椒、生姜、白薯、萝卜、春笋、干笋、红薯粉丝、黄花菜、各种豆类等蔬菜和茶叶、各类水果等,直销县城、衡阳、长沙,有的还远销武汉、广东等地。牲猪卖至衡阳、广东等地。衡阳河街里有条专门卖常宁芋麻布、皮纸的街。特别祁阳不猪种都是常宁专门供应的,粮食每年自食有余外,传说每天夏荒时,“常宁欠祁阳三天口粮”,还供桂阳一些口粮。
正西路及下西路及北路的部分因为遍地光秃秃的紫色页岩,土薄地脊,只有一些小山塘,便深挖以保稻田又能养鱼,但条件所限,只得外出做工、读书、当官,算是坏事也变了好事,所以西路人历来出外干事的多。如清朝的安微巡抚唐训方、民国的国民党中央常委萧同兹、新中国的党中央委员滕文生、信息产业部长吴基传,常宁大官出西路。虽然个人或国家得了发展,但对于本乡本土的发展却无可奈何。北路由于地沿湘江,又是常宁的北大门,进出口要道,所以商贸较有发展。
由于常宁有大宗土特产品出口,因此沿茭河东起白沙至阳家洲、衡头、荫田、烟洲、松柏、大渔、柏坊、江口塘、河洲、直到大堡等十几个市场,除了有个粮船埠在衡南那边外,全都在常宁这边河了。而且两地相隔多在15至30里左右。因为这些地物产要有集散地,所以集镇自然出现了。商贸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了。
由于常宁虽无大富大贵,但是得地利之机缘,在农耕社会时代历史上较之周围邻县也还不弱,历史上在湖南都处于二等县地位。
合作化、公社化时期,虽然也费了大力发展生产,但是劳动力只是一条公腿走路,产业上多是以粮为纲的单一发展方向,林牧副业不得不坐在侧厅屋了。
过去常宁历史只有手工业,而且是副业多,专业经营少,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业,多为农业服务的化肥、农药、农机、水泥为主的工业,在当时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也还立过汉马功劳。但是这种生产生活都还只是农耕社会的模式。最多只能自给自足而已。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被缩短成了个地球村。在这个地球村村里,人们相距是这么近,活得又那么遥远。
发达国家住着摩天大厦,而我们住在离他们只尺的贫民窟中。
发达国家的工厂几乎进入无人操作中,而我们还多在手工操作中。
发达国家多少年前的一个业农者种千亩地,只用四个月,剩下的时间花在旅游、写书里。而我们的农民一年种四五亩地,生活在人拉牛扯的农耕社会挥汗如雨中。
发达国家早已牛奶面包,而我们大多数人尚处在食不果服中。
发达国家已用高速公路、波音飞机,万里只尺之遥,而我们大多数人还艰难地走在泥泞烂路中,行百里就要两头齐黑。
发达国家的通讯,全球传真已应用手机一指之便。而我们国家还在用万里邮传。什么千里眼、顺风耳还停在神化之中。
发达国家心脏有病,可以用人造管接搭,而我们患此绝症,只有等阎王爷来要命。
管理国家发达国已是由民作主,而我们还在祈盼清官大老爷为民作主。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能够做到大家有事做,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有路行,也就行了,何必要搞那么多高消费、高享受呢?
试问在今日人类处一个近距离的地球村里,“桃花源”里我们还可有多少生活安全系数?谁还能允许你安贫乐道呢?试看美洲的印第安人,从数百年前的上千万人,失落到只有二十多万人,还在被美国用法律来保护这个古老的种族文化生存在一个小圈子里。
急诊良方只有“改革开放”!
我们原来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都不行了。问题也显示得更为严重了。
常宁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概况:
八十年代初,第一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户后,首先用最短时间填饱了绝大多数人的肚子。接着塑料一来,相继把绝大多数人们的身上打盼得花枝招展。把千家万户的生活、生产家具改换得玲琅满目。钢材、水泥进入千家万户,基本实现唐朝大诗人杜甫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裨天下寒士都安然。”百姓从初起的“单车、手表、缝衣机”小三件,到“彩电、冰箱、洗衣机”的中三件,进而开始讲求“手机电话、空调、小洋楼”的大三件。算是开始富字进入寻常百姓家。
但是又出现了个新事、特事、怪事:
就是人民生活大大提高了一步,可常宁的生产看似又退了一步:农业生产:田在撂荒、山在发荒,猪、蔬、鱼、果由原来出口转到进口而且下了乡。原来是乡村劳动力剩余无出路,现在是农业劳动力紧张,已由381199部队(意即妇女、小孩、老人)包下种地岗。
一边是原来国有企业亏损发不出工资完不了债,一扫个光。一边是那些购买国企的私人老板最短时期发了财,头顶发亮。
一边是市政府里库银紧张,一边是民间部分人已有余钱陈粮。
原来生产生活模式已经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因主要是劳务输出得了一大笔血汉钱。据推算常宁外出打工者约二十万人之多,年人平拿4000元回家,就有8个亿。给常宁城乡活跃起了决定作用。
面临这种新情况,常宁人民手头开始有钱,但是常宁本地经济还起飞不了。前者有喜,后者有忧。如果不启用新思路,则常宁地方经济难以振兴。潜在危险。
常宁经济发展方向向何处去?
笔者认为还得从常宁东南西北四路的历史形成的经济模式想开去:
东北路的工矿产业区:
松柏区已初具规模,前年我幸视察松柏工业区,看到数家私企老板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始基建中,而且老板多数是本地人,观花的印象却很开心,随接写了一首诗以记感受:
工业园区绣松柏
推土机隆闹的欢 愚公千载也羞颜 民营企业皆豪杰 它日献诗我买单
我也是有一点忧思,一是这么多化工、铅锌原料,浓烟滚滚的厂子挤在一起,环保问题是否考虑周到?二是这些厂子所用原料来源是否能够长期保证供应?可是前些年新建开发区,市委常委永董团派去主管,听说卖户口得了三千多万,只建成一段很短的水泥硬化街道,盖了一栋两百多万的开发区大楼,就没有下文了。钱到哪里去了?听说领导们这里送一把那里支援一把,有个领导批100万给亲信办个公司,鸟不见窝也不见了。开发区负责人本是主持招商引资开路,为商家建设个良好环境,可开发区自已办起企业来。搞了一阵子,一事无成,走了。原来从各机关抽调来的干部带了工资来这里工作,这补那贴几乎又算得了双份,现在没事做了,还留着几十人看守拿钱。
现在政府少花钱反而办了大事。民间资金利用了。传说常宁金矿卖了1800万,私人资本买后一年就超过了。据说原常宁一水泥厂改制,卖了1100万就由原本厂几位职工组成个民营企业股份公司,也一年收回成本。一位原管理员说:接管人就是两件事,一年就省了八百多万。原有员工500多人,改组后只用100多人,精简了400多,以人平支出各项开支万元计,这一笔就省了400多万。另一笔是采购,原采购时卖方都打有回扣,从原值的10%至50%,现在自已是老板了,还要回扣给谁?连同一年的吃喝拿乐,又是一年四百万,最高一年仅吃喝就花了180万,常年也上100万。仅仅这两笔一年就省了800万。管你赚钱不赚钱。可怜的我们至今还有人在为国营企业唱赞歌!
松柏镇对河原来什么都没有,再在几乎另成了一座新镇。听说大部分还是原住在常宁这边河的人去建的。开发区没扩大,非开发区反而扩大了,你说怪哉不怪哉!
建议把松柏镇与太渔、柏坊、烟洲、逢塘方面建立经济协作区,如果能连成一大片成为常宁工业城。把原有企业再调整一次,搞成适合现代化的企业,因为那些地方既有原工业基础,水、电、煤、矿产、交通都是常宁优势。我想真的搞起来,定会成为湘南一个大工业矿区。现在该想大的了。
现在逢塘的金矿在乱挖,政府每年派人去禁止,炸毁,民间再偷偷开办一次,政府再鸣金开道地去炸一次。如此循环往复,几乎十多年不断。劳力、资源、资金、时间,无数次轮番浪费。何谈经济建设?何谈社会财富增长?何谈政府金库充盈?而且造成政府和人民对立。更何谈官民和谐相帮?建议不如引导他们组成公司,合理合法地按科学规则地搞,光靠政府堵死,死也死不成,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当然在不影响大矿的矿源,不影响环境污染的前提下,这也不是只个“堵”字了得,而是看“导”字的出招。那就是政府治理的智慧和艺术了。
盐湖一带的数百处小煤矿也是如此,常宁电视看到的只是政府派副市长领队去炸毁,官方一转身,一切依旧。年年复年年,何时有个边?官民都不安。况且近年来,煤炭供不应求,煤炭又大涨价,何必如此去做无用而有害的事。老百姓都看烦了。经营者有钱只有流往外地投资了。何苦呢?到底是“堵”好还是“导”好?
也许有人会说:金银煤等矿产资源是中央政府限死的不准开发,我认为这在当时有它的重要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应该放松了,请看常宁金矿去年不是卖给外省民营企业家经营了吗?田尾煤矿原是乡镇企业之名,后来也卖给私人经营了吗?从效果看,都比国业要好。已有前例在先了嘛!
否则,常宁独有八宝之名,因此而又连年添麻烦,遭损失,优势反成了大劣势了。
白沙区,历史上都是民间采挖锡砂,前十多年就已出现百万富翁,前几年我亲自去白沙专门采访过当地有名的私营企业家王长子。他诉说过办企业的环境不畅,势难大发展,已把资金转到广东去了。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感。赚了钱地方官员有份,出了问题只有我王长子自已命顶。常宁修湘江大桥王长子就捐两万元,成为常宁人捐款之最。可现在自发办矿者们,随处乱挖,资源浪费。赚了钱就建房、买车、玩牌赌,与当地官方共玩,没有把资金扩大再生产,没用到建设上去。谁管长治久安?白沙人近些年不少人转移到城关来定居了,来城后又很少投资再生产者。可历史上白沙就有小常宁之称。
如果同阳家、衡头、西岭、荫田连成一块,原有丹皮、白芍、尾参、淮山等中药材,生姜、白薯、萝卜、凉薯、豆腐等蔬菜,柑桔、梨子、花生、板粟等果品传统产品,竹木等林产业一齐带动起来,茶油、桐油都是荫田主集散地。历史上在常宁都是有名的外销产品,商贾云集,地利人和。
1962年秋,这年刚从过苦日子搞了次包产到户,得到个特大丰收。笔者因公乘民船自白沙经阳嘉、衡头到荫田一天亲历四圩镇,别是一番兹味在心头。喜吟《竹枝词》四首以留念,现抄之一首如下:
衡头萝卜白沙柑,乡土风光正争妍。
伴来阳嘉一壶酒,且酌且尝到荫田。
现在在搞市场经济了,农产品要进入市场,就很不够了。一来种植面积还在缩小,二来加工、包装也没有搞,至于搞商标更谈不上了,更无人去有意开发推销。农林产品怎能参与市场呢?因为这个地区土质很适宜种植这些东西。五十年代初笔者工作这些地方,每当工作夜深,人疲马乏,来一碗精肉煮白薯,吃两个烤烧饼,再到河边看点点渔火,享受茭河清风,别是一番风味,一切疲劳都消除了。
现在白沙的街道比过去宽大多了。应该建成一个好富裕的矿区商区。恢复和发展白沙原有常宁第一大百日市场。
盐湖镇:解放前不成为一个圩场,自从办起常宁第一大煤城,也自然成就了今天的镇。如果把这一带的小煤窑,组建一批股份公司,按现代化企业经营,而不是仅仅时时光顾安全,经常去炸毁它,造成官、民人财两损。当然前些年煤炭市场疲软,国家对于小煤窑以封闭为主,以安全为重,其实质是保国有煤矿利益。现在局热在发展,煤已出现紧缺,连年涨价翻番。原有国营到湖煤矿早已倒闭了呢!理应不须以堵为主了。如果适当合理放开,在保护安全的前提下放开民营,则商民口袋鼓鼓,政府金库充盈,百姓不为烧愁,还可输出赚外钱。为百姓开辟就业门路。真是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哉?
南路,历史上主要以农林产业为主,伴随农林产品,利用其原料加工竹木等到产品。历史上占家庭日用品的百分之九十上下,加上主业和副业就业人口约不下十万以上,改革开放后,塑料(也叫尼龙)制品一来,就把它们全挤掉了。无论从原料之广,成本之低,价廉物美之用,都要超过以上老产品,益处是节省了原料、人工、成本,如果当时抓住了这个顶目,占住了全市市场,本应是个大有前途的。但反过来说,原有生产这些东西的就业人数就都已经失业了。特别是合作化的手工业社,一直没有跟上形式的急速转轨,而原有手工业工艺没有承传下来,即使承传了也没用场,产品也没能更新换代。八十年代虽然政府牵头,王同庆县长也曾将一个塑料厂扩建了厂房,无如设备没能更新,无论工人、管理员没有学到转产工艺和管理,特别是体制没有改革,无形中倒闭了,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可惜这项大新产品,没能占有市场,反而为原有的手工业产品垫了底板。因此常宁的经济发展不起来。
纸品业:常宁既有原料,也曾办过一个地方国营造纸厂。可惜工艺落后,产品落后,能源消耗大,成本高,赶先进产品,既不上,市场竞争下被淘汰了,这也是合理的。但是大山上的土纸还在苟延残犬地小吹小打,如能号召他们组成同业公会、公司,也可搞点现代化生产。
(未完待遇续)
油茶:重点产区在东南路
烤烟
黄花菜
林业:1956年普查,全县林业用地229万亩。其中有林地192.8万亩。
1985年全县有林地30984亩,无林地314552亩,合计宜林用地1378086亩。
粮食
常宁市镇建设与开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