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714
- 主题
管理员
- CN币
- 币
- 威望
- 值
- 报料奖
- 元
- 贡献
- 值
- 回复
- 帖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常宁一中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坐
落在县城西北的宜潭二水汇合处。其地地势开
阔,远山耸III流水可萦洞,风光旖旎,笼城关
著名的风景区。宜水南来,纵贯校域,谷家洲
一一生活区与河西岸教学区隔河相望,雄伟的
合江桥将两岸校舍联为一体.潭水从东面流
来,绕过谷家洲与宜水合流.洲的四沿用石砌
喇岸,远肴真象一条在河中航行的大船。人们
传说:谷家洲是船形,水涨船高,再大的洪水
也淹不了。其实,每年春讯,洲常被淹没,只
是洲上那古老的合江学堂,用巨石砌成的屋墓
脚比两岸略高,洪水漫上河岸后,有开阔的田
叻可蓄可泄,水位再难上升,淹不着合江学堂
,这例是真的。
谷家洲.七绿树成荫,古老的校门上,“合江学堂”四个
大字,挤然在目。据《湘山文集》①记载:合江学堂创建于一
九0二年冬十一月,竣工于一九0四年春,历时一年零四个
月,耗银洋一万四千多元,在我县历史上是一项大工程。校门
左右并排的六个窗户上,砌着“博、厚、高、明、悠、久,
六个篆体大字。学堂的主体建筑为楼房,占地宽约三十七公
尺,长约四十七公尺,另有厨房、食堂、澡堂、厕所等附属
建筑.入校门.两边各三间房,当时用作传达、会客、阅报
之所,循左右阶进.两库为四个自修室(后改作教室),楼
上是学员寝室,用木板隔成二十二小间。沿东西走廊而上,
居中为讲堂(后改作礼堂).堂左轩压“翌运”,右轩题
“匡时”,愈在勉励学员“匡扶国运,挽救艰危时局”。左右轩对称,皆有天井、客厅和教员住室.两轩各有梭,左楼
藏仪器,右楼藏图书。讲堂后为办公室,再后为四合院式的
建筑,院东、西备一栋五间,正北一线的楼房与培元塔相一
鱿称‘·题雁楼”·楼以北是洲尾,当时辟为体操场·整座一
校舍its然一体,颇具规模.随着时代的演进,谷家洲已面貌一
大变,但建筑物的地丛,大小略如往昔.
合江学堂是近代中国变法图强的产物。“戊戍变法”虽
然失败,但废科举、兴学校终成定局。一九O二年,清廷
“诏天下直省邯县,兴立学务·”“兴学建堂,无论fWA公一
款皆可提用.”合江学堂在潮流中应运而生,钱呢?由常宁
薄防(保安)存欲借垫,学堂就顺利建成了。
合江学堂建立后,县内新旧知名学士,应聘来此讲学,
本县般后的一位翰林王良弼(即王安邦)曾写《合江学堂
记》,记述其盛况。一时人文荟萃,讲习诗文,研讨数、
理、化、生等学科.他们用“卧薪尝胆,力求实学,漪起通
材,以奋立于环球各国之上”②相激励.辛亥革命以后,合
扛学堂改为常宁县文高级小学.其间,校舍有所扩建,在西洲
增建“洋楼”一座,上下两层,共四何教室,薄是新式的很
学大楼了.一九四O年,这所学校才改成县立奶极中眷.从
合江学堂到县立初中,这里曾经是县内的“最有学府。,
县立初级中学规模不大,在谷家洲合江学堂原址,修移
补补,另外借用洲对面的谏溪祠(今酒厂所在地),勉弧容
纳下三百多名学生。县中每年春秋两季招生,每期招收新生
一班约六十名,截至一九四九年底,总共只招收了十九个
班。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常宁的教育事业盛劫发展。一九五一年二L-改,县人民玫府特在谷家洲的西河岸上,
划地五十多亩作学校扩建地1,k.从一九五二年起,逐年拨款
兴建新校舍,于是宜水西岸山现了鳞次栉比的房屋和广阔的
大操坪.为迎接文化建设高潮,一九五四年,学校在正同乡
谭家坪的地主庄园里建立分部.两年后,校本部与分部改成
两所姊妹学校,这里定名为常宁第一中学。大跃进的一九五八
年,她招收高中班,成了完全中学。
从五十年中期起,由于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常宁一中
走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不少老师成了“左”的政策的
受害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恢复了知识
分子的形象。如今常宁一中容光焕发、秀丽多姿!那俐筋水
泥结构的合江桥,那池扩垂柳掩映的学生宿舍,那巍峨宏伟
的教学大楼,那标准化的足球场和跑道……令人向往.一中
校舍总面积已达六千六百八十八平方米,共中新完工的四层
教学大楼有三千二百多平方米、教室二十八间,全校师生员
工共一千六百多人.青少年在这里经受陶冶、锻炼,逐步成
长.据《常宁县志》载:明代英宗戊午科(1438年)“乡
试”,常宁有七人考中“举人”,因大书特书,·“称极盛
焉.”常宁一中保持较高的升学率,每届高考上线人数,何
止“七”的十倍、二十倍I自然,时代不同.知识的内汤不
同,人材的标准不同,“乡试”与高考不可相提并论.但就
为国育材而言,一中是成绩卓著的。据统计:该校高中已办
一百零三班,初中已办一百五十二班,高初中毕业生共一万
三千八百二十五人,其中有七百八十九人毕业于大专院校,
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专门人材。
振兴中华,建设英有中国特色的义社会主义,教育已被
列为战略A点,愿古老而又年轻的常宁一中多出人材.出好
人材生(膝菊森整理)
附沈:①《湘山文集》为本县清代翰林王良弼所熟.
②引自《湘山文集》,卜《合江学堂记》。
X征稿启事X
《常宁文史资料》第一次同读者见面,今后我们将继续
经介这个园地.为了丰富其内容,使之在我县两个文明建设
中发挥更大作川,特广泛征集稿件.
一、征集范围:
1、我县近、现代(从鸦片战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
政治、经济、军事、工商、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
育、宗教、民族、社会、侨务等方面的历史资料。2、个人
在新、旧社会从事上述各项工作具有史料价值的经历资料或
参加革命斗争的回忆录.3、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图片、
日记、遗稿、函电、书信、手迹等.
二、拱稿要求:
1、撰稿必须坚持历史维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实事求
是,忠于历史。2、形式多样。可以写亲历、亲见、亲闻的
史料,也可写调查访问、收集整理的材料,可以整理全面、
系统的综合史料,也可写点滴片断材抓3、内容具体,文
字准确、简明。引用资料或资料来源附注说明。
三、稿件处理:
1、来稿请寄常宁县县志办公室。2、一般不退稿,请
自留底稿。3、来稿一律按规定付给稿酬。
常宁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县志办公室启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日
|
|